野外攀爬游走技能(20)攀登冰山等级

攀登冰山等级

美国陆军

攀登冰山等级有难度等级和技巧等级两种,在数字等级以前通常会加上WI(瀑布冰)、AI(阿尔卑斯冰)或者M(岩石裸露在冰块之间)。

难度等级。难度等级一般用罗马数字来表示。

  • Ⅰ级——攀登距离短,容易攀登,且离大路较近,没有雪崩危险,可垂直下山。
  • Ⅱ级——只需攀登一两个球场的距离,有营救措施,客观危险较小。
  • Ⅲ级——攀登距离较远,海拔较低,或者距离较近,只有一个球场的长度,但采用的方式较难,需一个小时才能完成。整段路程需要几个小时甚至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下山时需要有绳索和铁锚帮助,而且路上还可能有雪崩的危险。
  • Ⅳ——攀登距离较远,海拔较高,用滑雪板或者徒步走都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有客观危险,下山道路可能较难。
  • Ⅴ——爬山的地方偏远,距离也长,仅仅爬上去就需要一天时间。下山时需要有缆绳和铁锚保护。有雪崩或者其他的自然灾害危险。
  • Ⅵ——在阿尔卑斯山区长距离爬山,此等级为技术登山,只有精英人员才能在一天内完成。下山道路艰难,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发生。位置偏远。
  • Ⅶ级——Ⅵ级的所有条件都包含在内,甚至更多。或许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爬上顶峰,自然灾害频发,生存非常艰难,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面临极大的挑战。

技术等级。技术等级一般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

  • 1——冰封的湖面或者河床。
  • 2——一个球场的距离,冰面较短,坡度达到80度。有很多地方可以装置保护设备或者铁锚。
  • 3——坡度达到80度的冰山。冰面条件很好,有地方可以休息,但要装置保护设备和铁锚,需要一定的技巧。
  • 4——垂直或者接近垂直的冰山,距离约为一个球场那么长。在保护点之间有枝形突起或者凸凹不平的情况。
  • 5——距离约为50米,道路艰难,坡度为85~90度之间,在两个铁锚之间没什么可休息的地方,即使有也非常少。有时距离较近,但冰面平滑,没有任何凸起。在装置保护措施时需要有高超的技巧。
  • 6——距离为50米,坡度垂直,且冰面状况非常糟糕,需要登山者动作非常熟练,即使没有良好的位置,也能装置好保护设备。
  • 7——攀登距离和救生绳的长度一样,坡度垂直,甚至悬空,冰层较薄,黏合度不可靠。攀登起来很艰难,生理和心理上都面临极大的挑战,需要登山者有良好的灵活性以及创造精神。
  • 8——最难的登山等级,需要登山者具有无畏的精神以及体操般的高难动作。

——摘自《军事登山:陆军战地参考便览3~97.61》

留言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