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冬季掩体
文:格雷格·达文波特
图:史蒂文·A.达文波特
保暖A形框架
保暖A形框架最常用于温暖气候和雪地,这两种情况下分别有充足的树和雪。找一棵有叉状树枝的树,叉状树枝距离树根部3~4英尺。折断造成威胁或干扰建造“A”形框架的其他树枝。将梁杆(即一棵倒地的树,长15英尺,手腕粗细)置于叉状树枝上,梁杆与地面形成30度角。如果找不到带有叉状树枝的树,就把梁杆绑扎在树上。还有其他方式,比如找一棵倒掉的树,而这棵树要与地面呈30度角,或者将一根结实的梁杆固定在一截3~4英尺高的树桩上。将支撑杆固定在梁杆两边,与地面呈60度角。支撑杆必须够长,要稍稍超出梁杆,两两之间的间距为1~1.5英尺。如果支撑杆高于顶部覆盖物,水就会顺着支撑杆流进掩体。将小树枝呈直角固定在支撑杆上。用找得到的草、苔藓、大树枝等物覆盖在框架上。从下到上,层叠累加这些东西。最后,在掩体顶部覆盖至少8英寸雪(还可以更厚,这是最小厚度)。用背包或类似的东西封堵门口。
雪洞
雪洞最常用于温暖的冬季和雪地,建造可容纳一两人的雪洞,简便快速。使用雪洞掩体之际,外面的温度必须低于零度,这样雪洞的洞壁才能结实,雪也不会融化。切勿让掩体内的温度高于零度,否则掩体就失去了保暖性能,住在里面的人就会被融化的雪水打湿。基于这一点,雪洞不适于多人居住,因为人多了,就会散发大量的热量,温度就会升高到零摄氏度之上,让人陷入危险境地。一般来说,如果看不到自己的呼吸了,就说明掩体内太暖了。建造雪洞,就要遵循冰冷原则,并且注意不要使内部温度过高,否则就会被打湿。
建造雪洞,就要找到一个地方。这里的雪不仅要结实,还要至少深6英尺(要有陡坡,比如雪堆,前提是没有雪崩的危险)。在陡坡上挖出一个入口,这个陡坡要足够深,可以挖掘通道(约3英尺深),宽度允许人自由出入。因为冷空气会下沉,所以在入口处上方2~3英尺的地方建造一个雪台。雪台应该平整够大,人躺在上面要舒服。以入口为起点,挖出一个拱形区域。这个区域必须够大,可以容纳人和装备。为了预防顶部下陷或坍塌,需要建造一个高高的拱顶。还要在顶部开凿出一个通风孔,以防窒息。为实现最佳效果,通风孔需和睡觉平台呈45度角(睡觉平台、门和通风孔之间要形成一个三角形)。如果找得到,可将一根树枝或木杆插入通风孔,进行定期清理。在沟渠上方建造一个“A”形框架。为实现最佳效果,将第一对相对雪块中的一块纵向一切两半。这样一来,在固定其他雪块时就能更容易,比起总是尝试将两块对在一起,一次放置一块要容易得多。用周围的雪覆盖住缝隙,并把门口封堵住。
雪洞安全
美国陆军
取暖和安全措施
在雪洞里,可以使用单炉膛汽油炉或蜡烛取暖。睡觉之前一定要把火熄灭,从而降低火灾和窒息的危险。如果天气极为寒冷,睡觉时不能让火熄灭,就必须派人在每个洞穴内看守炉火。每隔两三个小时必须检查一次通风口,确保孔洞没有被雪堵住,或是没有结冰。
保暖
为了确保给雪洞保暖,在用不到入口的时候,必须用背包、帆布或雪块封堵。雨披、薄纸板、树枝等所有可以找得到的材料都要用来作为地面保暖材料。
其他预防措施
在顶部行走可能会将其踩塌。至少要有2个通风孔,一个在门上,一个在顶部。可以从内部将滑雪杖插入洞顶的通风口进行清理。在加热或做饭的时候,必须格外注意给雪洞通风。用一对滑雪板或其他装备分开直立在入口两边,从而起到标志作用。
——摘自《寒冷天气生存指南:陆军战地参考便览31~70》
如果没有风积雪堆,建造不了雪洞,另外一种雪地“A”形框架掩体建造起来也十分快捷简便。按照上述办法挖一道沟,不过一边要比另一边高;用树枝或类似的材料制造披屋式框架,置于沟渠上方;然后覆盖厚厚一层雪作为顶部。
冰屋
冰屋可以容纳人数不多的一个家庭,是冬天里可以长期居住的掩体。这种掩体通常适用于有结实的风积雪的区域。冰屋的直径为8英尺,足够一个人居住;一个直径为12英尺的冰屋可以轻易容纳4个人。建造冰屋需要雪锯或大刀。
找一个风积雪堆或旷野,积雪要有2英尺深,并且足够结实,人踩上去只会出现一个小凹口。在雪地里画一个圆,代表所需冰屋的大小。画出来的轮廓线将作为冰屋的内部直径。确定门口的位置,必须与风向呈直角。在雪地里标注两条平行线,相隔30英寸,与门口形成直角。这两条线从门口向圆圈中心延伸,长度为这段距离的1/3,间隔距离不变。这个区域以后就是入口以及做饭和储藏区域。由于冷空气会下沉,这片区域还可作为掩体的吸寒坑。以这两条线为准,切割冰块,30英寸长,15英寸宽,8~12英寸厚。从圆圈外开始,直到两条线的终点(长度为门口到圆圈中心距离的1/3),切割冰块。将冰块放在一边。为了完成掩体,还需要从别的地方再弄来一些冰块。等到切割好了所需的所有冰块,就可以开始建造冰屋了。
首先把4块最大尺寸的冰块并排放在圆圈外沿。从第2块冰块的底部到第4块冰块的顶部进行对角线切割。第5块和后面的冰块等高,都是15英寸。这样的斜坡会制造螺旋效应,使得建造更简便,还可以让冰屋十分稳固。继续添加冰块,完成第1层。需要在越过入口处的冰块下增加支撑柱。随着拱顶逐渐形成,需要修整冰块(详见插图),并使冰块稍稍向内倾斜,增加接触和稳定性。此外,如果每层冰块的接缝处不在一条线上,还可以额外增加冰屋的稳定性(为了接缝不在一条线上,可能需要修整一两块冰块的边缘)。
随着拱顶墙壁越建越高,需要从冰屋内部建造,通过切割冰块预留的出口进出。需要修整最后几层冰块,以便将主冰块安装在顶部。主冰块是最后一块冰块,是冰屋的核心部分。这块冰块呈圆形,下方呈锥形。
若要将冰屋建造完毕,还要用雪当作灰浆,封住所有不牢固的地方。如果想要增加冰屋的保暖性能,只要在冰屋周围堆更多的雪即可。入口上方顶部的建造方法与247页雪筑“A”形框架的类似。如果打算生一小堆火,千万不要忘记设置通风孔,而且不要让冰屋内部太暖和。必须能看到自己的呼吸。
塑形圆顶屋
塑形圆顶屋是另一种形式的雪洞和冰屋,用在没有风积雪并且不适合建造雪洞的地方。使用装备、树枝或其他材料建造一个圆锥体,这就是掩体的基础。将雪堆在圆锥体的顶部,形成一个拱顶,高约5英尺,覆盖内核的雪至少有3英尺厚。将外部表面弄平滑,让雪停留一两个小时,以便雪变得牢固(时间长短取决于所处气候)。对于塑形圆顶屋来说,18英寸是理想的保暖厚度,收集一些2英尺长的树枝,插入圆顶屋,指向中心,留约6英寸在外。确定入口的位置,挖一条3英尺深的入口通道。从门口向塑形圆顶屋挖掘1/3的长度,或是挖到核心材料。移走装备、树枝或其他材料,将内部的雪挖空,使用插入圆顶屋的2英尺长树枝作为内壁厚度的基准。
求生小贴士
在雪筑掩体内加温
如果部分或全部掩体内的温度超过32华氏度,雪就会融化,然后把人和装备打湿。一般来说,只要可以看到呼吸,温度就不会太高。
避免二氧化碳(CO2)中毒
如果打算在封闭的掩体内使用任何加热设备,必须确保建造通风孔,从而排出二氧化碳。通风孔在掩体顶部和掩体开口之间呈45度角。
提高寒冷天气里掩体的保暖性能
完成掩体之后,可在迎风面建造一面雪墙,为掩体挡风。
用桩子建造帐篷或披风掩体
在积雪很深的区域里,必须使用木桩固定掩体。将绳索一端系在掩体材料上,另一端固定在1英寸粗、约6英寸长的树枝上。将这根绳索与掩体材料上的拴系处拉伸呈90度角,然后将这根树枝固定住。若要固定树枝,先在雪地里踢出一个小洞,将绳索和树枝插入洞内,同时将树枝固定住,用雪覆盖。零摄氏度以下时锚桩效果很好,可一出太阳,温度到了零摄氏度之上,锚桩可能松动弹出,掩体随之坍塌。
建造做饭坑或交流区域
挖一个6英尺深的圆洞,并在距离底部2英尺的地方建一个可以坐的平台,这个区域可以防风,用来做饭和交流。
——摘自《寒冷天气生存指南:陆军战地参考便览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