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攀爬游走技能:顶侧同挖雪洞和人造雪洞

顶侧同挖雪洞和人造雪洞

文:巴克·蒂尔顿 约翰·古金

图:琼.M.萨福德

顶侧同挖雪洞

这种雪洞可以同时从顶部和侧面进行挖掘。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挖出一条隧道,连通一个拱形洞室。其所需的积雪深度与雪洞所需深度一致,最少5~6英尺深,10英尺以上的深度效果更佳。不利之处在于需要用雪块覆盖顶部上的洞。制造和放置雪块的过程比挖掘雪洞复杂得多。相比雪洞,顶侧同挖雪洞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让两个人同时挖掘,建造速度更快,而且用不着在里面挖雪,然后通过通道运出来。

通过探测找到合适深度的雪地,然后用滑雪板将所选位置上的雪压实。约6英尺见方的一块地方可以容纳两个人。用来睡觉的洞室要位于这片压实的区域下方,而且压实的雪为封盖雪块提供了基础。如果压实的雪相对较浅,就需要将别处的雪铲到压实雪的上面,提升深度。铲来的雪用不着用靴子踩实,不过要用铲子将雪压紧。最好一找到合适位置,就将雪压实。因为还需要建造其他部分,而且要等待一段时间,压实的雪才能冻结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挖一个结实的雪洞。

除非处在南极和北极,否则就需要创造一个可以采集雪块的地方。用靴子将一块8英尺见方的雪踏实,从这里就能得到建造顶侧同挖雪洞所需的全部雪块。用靴子将雪压平,然后用滑雪板把表面弄平滑。如果表面平滑,就可以切割出满足需要的雪块。弄平整之后,不要在这片区域里行走,不然就会在雪上弄出裂缝。这是另一项需要尽早进行的工序,因为冻结之后雪块就更结实。举例来说,如果在迁营前一天踩出一条路通往雪筑掩体,就能从这条路上开凿出厚重耐用的雪块。

至少一两个小时之后,压实的雪就能冻结实,然后在未来雪洞上方的压实区域中心挖一个洞。这个洞不要太宽,只允许人站在里面,拿铲子把雪铲出。洞口越小,就越容易用雪块封堵。小心不要立即站在洞口周围的坚硬雪地上。如果真的陷进雪里,那就用压实的雪填满这个意外出现的洞里,过后尽量不要把雪块覆盖在这片脆弱的区域上(如果雪太干,无法压实来填塞误弄出的洞,可以用水和雪快速制造出“环氧树脂”)。向下挖几英尺,然后开始向侧面挖,在雪中挖出一个倒漏斗形状。这里是睡觉室。随着睡觉室越来越大,挖掘时站在洞里就变得越容易。向地面或更深的雪里挖,加宽洞底,直到洞室达到所需大小。雪筑掩体基本建造原则在这里变得非常重要:洞室呈拱形,洞顶表面平滑,一点点把雪挖出,而不是大块大块地向下撬。

顶侧同挖雪洞:通过通道进入的拱形洞室
顶侧同挖雪洞:通过通道进入的拱形洞室

把雪从洞里抛出的时候,尽量堆成一道雪墙,从而提醒其他人远离雪洞顶部。基底要微微向门处倾斜。将一些“垃圾”,也就是挖掘洞室时挖出的雪,留在洞室内,用来填充基底会出现的缝隙,并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洞室大致完工之后,就可以开始向通道和第二个挖掘者所在方向挖了。

第二个挖掘者从压实区域下方10英尺处的下坡处开始挖掘,径直向下挖,和挖掘雪洞的步骤一样。这里的目的是将向上一面的表面整理平整。然后向上挖通道,向着正在建造的洞室方向挖掘。通道挖掘者的速度要比洞室挖掘者快,如果把通道挖得太长,就会浪费很多力气。预估所需通道长度,在洞室完工前要放慢速度挖。

一旦洞室里的挖掘者开始向通道挖,通道里的挖掘者就可以恢复挖掘,直到打通通道。从此时开始,就可以通过通道将雪运出去。

将足够的雪留在通道底部的陡坡上,以便建造大台阶。稍后建造台阶即便称不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算是非常困难。

通道和洞室完工之后,就该从准备好的地方采集雪块了。可以用雪锯或木锯切割雪块,如果小心谨慎且技术熟练,也可以用宽铲切割雪块。理想的雪块应该为18~20英寸宽、2英尺长、6英寸厚。尽量让雪块方方正正,不破坏边角。切割较大的雪块速度较快,不过较小的雪块容易处理。如果雪块太沉,可以考虑缩减雪块的厚度,而不是宽度和长度。如果雪块的一个长边比另一边明显更厚更重,将较重的一面冲下,以取得更好的平衡。

将雪块搬到雪洞顶部边缘,把它们交给站在洞内的人。把雪块呈约45度角靠在一起,雪块底部位于压实的雪顶,位于开口边缘。每块雪块都必须角角相接,而不是中间靠在一起,否则就会摇晃,而且不稳。稍微进行一些切割或许会有好处,但不要过多地给雪块塑形,这往往会导致需要更多的雪块。雪块靠在一起的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如果洞口直径不超过3英尺,3块雪块就应该够了。还需要一块较小较轻的雪块盖在3块雪块的顶部。在理想情况下,顶部这最后1块雪块应该紧密地固定住,不会有一丝摇晃。若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雪块放好,从内部轻轻割锯,直到它可以和其他雪块紧密贴合为止。从外面铲来较为柔软的雪,填塞3块雪块留下的大裂口,直到完全封闭。此时可以给洞室开通风口,进行收尾工作,比如按照需要设置储藏架和睡觉平台。

人造雪洞

通常很多地方雪的深度都不够,或者当地的雪不适合建造雪洞或顶侧同挖雪洞。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建造人造雪洞掩体,也就是自己堆一堆雪,将里面的雪挖空。这种雪筑掩体以前由阿塔巴斯坎人在北方森林里使用,也适用于落基山脉的干雪。使用地面上不到2英尺深的雪就可以建造一个人造雪洞。

前文提到过如何选择雪堆位置,在此按照该指示进行。首先确定人造雪洞的大小,画一个大致的圆,足以容纳下所有人,并且这些人不会碰到壁部。如果有4个人,用一根长170厘米的滑雪板沿中心点旋转一周,就能画出一个足够大小的圆。如果有很多人,可以选择建造多个人造雪洞,因为较小雪筑结构的洞壁一般都比较结实。沿圆圈边缘把松软的雪踩实。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底部的墙壁有2~3英尺厚,需要坚固的基础支撑墙壁,确保能踩到雪下的土地。如果不这么做,在挖雪的时候整个结构就会坍塌。切勿压实圆圈中心的雪。那里的雪也要挖出,所以那里的雪要容易挖才行。甚至可以把紧紧封闭的背包和包裹严密的睡袋扔到中间当填充物,然后开始铲雪。如果有又长又细的木杆,将它直立在圆形区域中心,作为标志,让挖掘者知道抵达雪堆中心的时间。

铲雪、堆雪可不是那么好玩的建造工作,这个时候要把较为柔软的雪堆在墙壁处,因为柔软的雪冻结后会变得特别结实。将大块的雪堆在中间,雪块里有空心处,所以挖起来很容易,如果使用雪块当墙壁,就会出现孔洞。还可以把碎成粉末的雪放在中间,这样的雪以后挖起来也很容易。不停堆雪,直到雪堆足够大,呈圆拱形。雪堆上不能有任何尖或平的部分,这样的结构会使洞壁变得非常脆弱。

等到雪堆足够大了,就用滑雪板或铲子的平面把外部的雪压实。这可以增加外墙的密度,还可以加快冻结速度。雪堆必须结实紧固,然后才能挖出里面的雪。如果雪堆冰冷,那么冻结速度就会很慢;可如果雪变暖了,冻结速度就会很快。可以通过双重压实洞壁和洞顶来加速冻结过程:压实,加雪,再压实。在严寒环境里,最好等几个小时再挖。如果天气很暖和,就可以即刻开始挖,但是过于急促挖掘会增加坍塌的风险。如果雪的温度升高,感觉湿漉漉的,就不要建造人造雪洞。

人造雪洞
人造雪洞

在雪堆冻得足够坚固后,就开始从雪堆最低的地方挖通道。不过首先应该讨论一点,就是在挖里面的雪时,如果雪塌了,把挖雪的人砸在下面,该如何救援。你应该尽可能地把通道挖得又低又窄。扩大出口很容易,把出口变小却很难。向内挖了几英尺后,就可以开始掏空里面的雪,建造人造雪洞。等到可以跪着进而站起来,挖掘时身上就不会那么湿了。很多人都喜欢快速挖到洞室中间,以便得到更好的挖掘参照标准。挖雪时一定要当心,不可以用铲子撬雪,撬动的动作会给依旧在冻结中的洞壁增加不必要的压力。

从雪堆中间开始挖,使内部始终呈拱形(不要有平或尖的部分)。留下一层雪铺在地面上。为了实现最佳吸热效果,一定要使地面高于门口顶部。

挖掘洞室,直到可以透过雪看到一点点蓝光。如果有明亮的光线自门口照射进来,就需要找人去堵住入口。只要看到顶部的某个地方能透光,就可以去挖别的地方。如果整个拱形都能透光,就把拱顶的表面弄平滑。如果不使用光去估计洞壁的厚度,则可以使用标志物,比如在开始掏雪之前先把滑雪杆插进雪堆里。把滑雪杆插进约2英尺,也就是大致所需的洞壁厚度。等到从里面挖到了标志物,就可以停止挖掘了。在地面上匍匐前进,将上面的雪压实,然后尽可能地将地面弄平整。在顶部设置一个通风孔,排出水分(和雪沟建造通风孔一样),等待一段时间,以便地面上的雪冻结。

在掏雪的过程中,雪堆偶尔会下陷,并且发出令人不安的“嘎吱”声。雪堆越轻越冷,就越容易发生这样的状况。其实用不着担心,这一般都不是坍塌的信号。然而,你或许应当不要挖得这么用力,或者停下来,双重压实洞壁,再继续挖。

人造雪洞越大,在建造的时候就越难处理。越大的人造雪洞就需要越厚的洞壁。如果需要一个人造雪洞容纳很多人,就要把雪堆堆得更长,而不是更宽,形状和孔赛特屋差不多。这种卵形结构使得传统的雪筑墙壁具有强大的强度,而且可以使人造雪洞无限纵向扩展。对于很长的人造雪洞,可以从两端挖掘通道,稍后把一个入口封死。

维护雪筑掩体

  • 维持通风孔畅通,保持空气流通。
  • 除非建有有盖的特别通风系统,否则不要生火炉、点灯,因为它们会消耗氧气。
  • 重叠铺好铺地防潮布和睡垫,从而覆盖住冰冷的地方。
  • 不要让睡袋这些保暖物品靠近雪筑墙壁。
  • 点一根蜡烛照亮,营造愉快的氛围。
  • 注意下沉或其他掩体损坏情况,按需修理。

——摘自《国家户外领导学校:冬季扎营指南》


荒漠野营小窍门

格雷格·达文波特

减少日晒

如果在赤道以北,就使掩体朝北,如果在赤道以南,就使掩体朝南;这可以使掩体处在最好的阴影下,降低一整天的日晒程度。此外,要使门朝东,门口朝东可以降低中午和下午的日晒程度。

——摘自《沙漠求生》

留言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