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人士春节必备书单
春节可能是一年中与家人团聚最长的时候,但很多年轻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烦恼,那就是每次回家过年都要面临的——
催婚!!!
今年多大了?有男朋友/女朋友了吗?还没有啊?那可得抓紧了……简直是灵魂三连击。
家人催婚固然是出于关心的目的,但是,与父母这一辈不同,当代适龄青年对于婚姻的看法似乎更加多元化。观念的碰撞与亲情纠缠在一起,导致很多人每逢过年回家就习惯性焦虑:面对家人催婚,我该如何回怼才能既表明立场又不伤和气?
今天小K就想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话题。
一.婚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婚姻制度是如何诞生及演化的?我们总说结婚结婚,但是爱情和婚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在很久以前,既没有”爱情”和”婚姻”这么浪漫的概念,也没有”契约”这种严谨的说法。在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中,作者便涉及到了这一话题。
尤瓦尔列举了两个彼此之间存在分歧的理论,来说明早期的”家庭”或者说”亲密关系”。简单概括,这两种理论是这样的:
理论一:一夫一妻制的现代婚姻与人类的生物本能其实是背道而驰的,因为有些演化心理学家认为,古代的采集部落并不是由一夫一妻制的核心家庭组成,而是一群人共同住在一起,没有私有财产,没有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甚至没有父亲的身份概念。
直至当今,有些原始部落还在采用这种制度。所以——现代社会逼迫所有人类采用一夫一妻制的核心家庭,可能是导致现代婚姻出现问题的原因。
理论二:总的来说……就是对理论一表示强烈不服与反对。坚持一夫一妻制和核心家庭就是人类的核心行为。
是不是很有趣?这本书里还有更多关于人类发展的奥秘,作者将博大精深的人类学知识融进简单易懂的日常比喻中,让每位读者都可以轻松学习人类发展史。
读了这本书,你可能会对爱情、婚姻,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 是零食不好吃,还是手机不好玩?
很多当代青年在思考爱情和婚姻时,都会觉得,一个人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当代人经常用一句话来自嘲:为什么要谈恋爱,是零食不好吃,还是手机不好玩?
这句话虽然过于简单粗暴,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当代社会,充实自己的方式真的太多了。
罗兰·米勒在其著作《亲密关系》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作者认为,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文化,是规范亲密关系的社会标准。同时,这些巨大变化表明,某些普遍的观念(比如婚姻和养育后代在我们人生中的作用)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因与经济发展、社会工业化程度,教育和财政资源的充裕都是相关的。
而且,在《亲密关系》中,作者不仅友好地关爱单身汪,还对正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人该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给出了非常行之有效的建议。
三.孤独也是一种享受
所以,就像前文所说。在这个自由的时代里,一个人的的日子或许真的没什么不好的,或许孤独,也是一种享受呢。
孤独有时候可以让人在与自己相处的过程里,与世界和解。
在约翰·欧文的作品《独居的一年》里,主人公露丝从小在父母间破碎的关系和对死去的哥哥的想象中长大。在41岁这一年,她成了一个单身母亲。在这独居的一年里,她第一次遇见真爱,也突然理解了父母的选择,理解了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
约翰·欧文想通过这本书告诉读者:当你找到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
保罗·奥斯特在《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一书中,描写了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传递了他对于孤独的思考。
奥斯特认为,所谓孤独,就是从这个万物关联的的世界抽身而出。书中他的父亲便是一例,”坚韧地、不透光地生活着,仿佛对这世界免疫。他不像一个要占据空间的人,而更像一块无法穿透的人形空间。”
所以,一个人的时候,不妨来读一读这本书,因为,只有学会如何独处,才能更好地在亲密关系到来时与另一个人相处。
各位Kindler,有了这几本书,是不是不再担心过年回家被催婚了~其实,不管是单身、恋爱还是结婚,都是自己的选择,不管在哪一种状态里,无论在什么样的人生阶段,最重要的还是保持上扬的心态,把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都过成闪闪发光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