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必备技能
(美)罗斯特编著
程静译
海洋水的处理
格雷格·达文波特
包装水
包装水指的是用袋子或盒子包装好的水,一般容量为200~500毫升。USGG认证的瓶装水有5年的保质期。虽然在路上带好备用水十分重要,但也别忘记带上适当的装备,以便在应急补给丢失的情况下,仍能得到饮用水。要妥善保护包装水的外包装,防止不小心戳破。可以把它们存放在带大嘴螺丝盖的1升硬塑料水瓶里,这样不仅能对水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这样一个容器还可以拿来存储处理后的净水。
除了包装水之外,用1升的硬塑料瓶带自来水也是不错的选择。自来水的保质期大约为6个月。
脱盐药片
每1片脱盐药片能够将约半升的海水脱盐,脱盐后的水味道很像是被太阳晒了一整天之后的水管里流出来的水。脱盐药片有单独使用的,也有成套购买的。套装除了药片之外,还包括一个能装约半升水的塑料袋、一个过滤网(拦住泥沙防止被喝下)。使用的时候,先在袋子里装满海水,放入药片后等待1小时—定期摇晃袋子—然后从袋子附带的阀门处喝水。如果不是套装,你可以自己准备一个容器,然后按照上面的步骤去做就可以,只是喝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把沉在下面的泥沙喝下去。
太阳能蒸馏器
利用海水和阳光,通过冷凝过程可以制得饮用水。比较常用的是充气式球体蒸馏器,在底座顶端有个装海水的杯子,为了保证蒸馏器能够在海面漂浮并且不翻倒,可以给球体配一个外形如同甜甜圈一般的镇重环。装满这个镇重环大约需要半加仑的海水。注意,镇重环的中心盖有织物,在球体充气前,必须先将镇重环中心润湿。球体顶端的杯子里也需要加入海水,形成连续不断的水滴掉入球体内部的多层布芯里。当外部的空气被加热,球壁内部冷凝形成的水珠向下汇入一个塑料容器中。太阳能冷凝器只能用于平稳的海面,而且出水率要视温度而定。只要海面平静无波,即使是阴天,也应该马上将冷凝器放进海水中。详细使用指南请翻阅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
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器
标准的淡水过滤器和净水器无法淡化海水,而且也不应该用于此目的。相反,反渗透海水淡化器则能够把海水转化为可饮用的淡水,是非常给力的救生设备之一。这种机器可以手工驱动,重量从2~6斤不等,大概每天能生产23升淡水,具体出水效率视你选择的型号而定。在使用的时候,只要把设备的管子伸入海水中,拉动把手即可。如果要达到最高的淡水出产量,每分钟抽水需要达到30~40次。务必按照制造商的保养和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收集降水
大部分充气救生艇都带有能够盛装雨水的顶棚,这个储水池用檐沟导流雨水进入救生艇内部的一个存储容器中。因为顶棚上可能会有干涸的盐雾,所以刚一开始收集到的水可能会变咸,不适合饮用。所以在开始下雨的时候,在棚顶铺上银箔急救毯或类似材料,能够缓解这个问题。风急浪大的时候,海水会不停地溅到檐沟和救生艇内部,也会造成对雨水的污染,你可以在在两个划桨上绑上一块塑料(银箔急救毯或类似材料),将它伸出救生艇的门外,将雨水导入一个准备好的容器中。尽量将所有容器都盛满雨水,并且要先喝雨水,再喝包装水。
露水
尽管露水数量不多,但也是一种不应忽视的淡水来源。黎明和黄昏时分,露水会在救生艇和顶棚里聚集(在陆地上,在草、树叶、岩石和机器上),应该选择这些时段去搜集,并且尽量赶在露水被冻结或是蒸发之前。任意一种透水的材料都可以用来吸收露水,比如布料。待布块吸水之后拧出来,直接喝到嘴里。
冰
和雪一样,冰也应该先融化,然后才能喝。先将冰块加入半满的水壶里后摇晃容器,或是把它放在衣服中间,让自己的体温融化冰块。在陆地上,可以用火融冰。如果用海冰的话,需要先搞清楚冰块是否含有海水里的盐分。那种带圆角,容易碎裂,并且呈蓝色或黑色的海冰,一般都不含盐。如果你仍不放心,可以直接尝一口,如果有咸味,就不能用。
高温地区的水需求
美国陆军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美国准备到北非打仗时起,沙漠里人的饮水问题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混乱。美国陆军一度认为,在训练期间逐渐减少水的供应能训练士兵适应缺水的情况,他们称为水的纪律,可是这种训练最终造成了数百起炎热引起的伤亡。
沙漠生存的关键点在于要了解人体活动、气温和水的消耗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气温条件下,人体需要一定量的水来维持身体活动的某种水平。比如,一个人在43℃的大晴天进行高强度工作,一天将需要19升的水。达不到这个摄入量,就会迅速降低一个人做决定的能力,以及有效执行任务的能力。
人体正常温度达到36.9℃(98.6华氏度),身体会通过流汗的方式释放多余的热量。体温越高——不论是因为工作,锻炼还是气温——出汗就越多,出汗越多,流失的水分就越多。出汗是人体水分流失的主要原因。如果在高温和高强度工作或锻炼的情况下都没有出汗,那么很容易就中暑。这是紧急情况,需要赶快进行医疗救治。
了解了气温和身体活动是怎样影响人体的水需求后,就能采取措施,充分利用水储备了。你要采取以下措施。
● 找一个阴凉处,避开阳光!
● 在你自己和滚烫的地面之间用一些东西隔开。
● 限制自己的活动。
● 节约汗水。把整套劳动服都穿上,包括T恤衫在内。把袖子放下来,头部盖住,用一块毛巾或是类似的东西保护好脖子。这样能保护你的身体不受热风吹拂和阳光直射。身上的衣物吸汗后能够贴在皮肤上,保持皮肤凉爽。你应该安静地待在阴凉的地方,用衣物将全身盖住,不要说话,闭上嘴,用鼻子呼吸,这样做之后,人体对水的需求量会大幅降低。
● 如果缺水,那就不要吃东西。食物需要水来消化,吃东西会占用身体原本用来降温的水。
三种运动量情况下人体对水的需求量:
A:阳光下剧烈运动(携带装备的爬行或是匍匐前进)
B:阳光下普通运动(清洁武器和装备)
C:在阴凉处休息
这个图显示了人体在三种不同运动量,以及不同日平均气温下,每天需要水的升数。比如,如果在太阳下做8小时的剧烈运动(曲线A),而日平均气温为50℃(水平刻度),一个人当天的需水量是将近25升(垂直刻度)。
摘自技术报告E-P118,《东南亚:环境和对军事运动的影响》,1959年7月。
口渴并不是身体需要水的准确提示。如果口渴了才喝水,那么一个人每天只能摄取所需水分的2/3。为了防止类似的“主动缺水”,可以按照下面的标准来喝水:
● 温度低于38℃,每个小时喝水0.5升。
● 温度高于38℃,每个小时喝水1升。
定时喝水能够使身体凉爽并且减少出汗。即使水供应不足,定时小口吸水也能保持身体相对凉爽,减少因为出汗引起的水分流失。不要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活动,要保持体内水分。喝水不要定量,否则很可能会引起热损伤。
——摘自《美军生存指南:陆军战地参考便览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