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余温尚未散去,当我们还在为“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感动之时,一则职场性骚扰新闻,因涉事雇佣方的回避、不作为,受害人的维权无门等要素,迅速把大众拉回打工人的现实世界。职场霸凌、企业破冰文化、酒局文化等话题引起了巨大的关注与讨论。
霸凌问题早已有之,它不只存在于职场之中,虽然对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身心伤害,却一直没有的到社会和大众的足够认知与重视。
“霸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权力关系是如何产生的?该如何识别“恶霸”?面对他们的侵犯,我们该如何应对与化解?自己是否是早已深陷其中却不得而知的受害者?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心理学家德博拉女士在《权力》一书中,通过分析人与人之间“权力”关系产生的过程,给出了建议,她认为权力就是我们在别人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当我们对别人有需求时,就会主动去取悦、遵从、惧怕那个人,进而赋予他控制我们的权力。
今天我们特别分享了其中精髓观点,让我们一起找寻如何远离职场、家庭、感情中欺压与霸凌的办法。
上司、同事、家人、师长、爱人…霸凌可能无处不在
通常恶霸会悄悄靠近你,先是赢得你的信任,让你尊重他,使他在你心中占据重要位置,这样就赋予了他权力。
最后,他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利用这种权力来攻击你。这样的恶霸可能是上司、导师、教练、父母、兄弟姐妹、你心存感激并发誓要对其忠诚的朋友,或者你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去爱、去尊重、去珍惜的伴侣。
但是被欺负并不意味着你只能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扮演受害者其实就是接受了恶霸眼中的现实,表现得好像他有权力伤害你,并且相信你唯一的选择是努力讨好、取悦对方。
面对霸凌,学会对说“不”,用实际行动自救
从很大程度上讲,抗争可以改变你的人生。不管感到多么无助,你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阻止虐待行为,或者摆脱任何其他类型的心理掠夺者。
所以如果遇到滥用权力、或者利用你的顺从和宽容把你变成牺牲品的人。
那么第一件事,你需要学会说“不”。要扑灭恃强凌弱的人的火焰,不要在不经意间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其次是要意识到,尽管陷入了困境,但总有选择余地。没有人有权力控制你——这种权力可能是我们选择给予别人,那么同样,我们也可以选择收回这种权力。
人们觉得无法逃避反复的虐待,原因之一是受虐者学会了逆来顺受,表现得似乎无能为力,但事实并非如此。
当然,在一些情况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直接辞职或转身走人。
但其实,我们比自己想象的更强大,更能控制别人对我们的所作所为。
即使在受到伤害之后,我们也可以积极去表达自己的诉求,争取对施害者在法律或者道德上的惩罚。
化解危机之道是专注于行动,一定要通过行动来拯救自己。
如何识别披着羊皮的“恶霸”?
避免被恶霸欺负的最好方法是避免和他们产生牵连,但是要认出披着羊皮的狼并不总是那么容易的。识别出某人正在寻找受害者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要提防那些不接受“不”的人。
如果有些人过于强势,不把你的喜好当回事,那就应当有所警觉,感觉自己无法在别人面前根据自己的意愿行动,绝不是一个好迹象。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与对方保持距离。
击败“恶霸”,要怎么做?
恶霸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多数人都下意识想要逃避、害怕、紧张、不知所措。德博拉教授也在《权力》一书中,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01 保持距离,不要引起他们的兴趣
如果无法远离恶霸,你可以试着保持与恶霸之间的心理距离。
滥用权力的人渴望证明他们手中的权力,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会产生影响。如果对他表现出恐惧、愤怒,甚至愧疚,就会让他们产生兴趣。
你要尽可能表现得迟钝一些。
这和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假装无所谓、一笑了之或虚与委蛇是不同的。它更像是反应不够及时,表现得比较冷淡,甚至看起来很无聊。
02 认清虐待行为的本质,不要自责
受害者常常为他们忍受的痛苦而自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施虐者精心设计的结果。指责受害者是施虐者保持控制力的诸多手段之一。
通常情况下,受害者也会觉得自己需要施虐者。
例如,遭受虐待的儿童往往无法与施虐的父母对抗,因为他们还需要依赖自己的父母;在工作中遭到骚扰的员工通常会忍气吞声,因为他们害怕报复,害怕失去工作。
如果你无法责备或惩罚施虐者,反而去思考自己的不足,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被恋人欺负的女性通常会认为自己有问题,她们和折磨自己的人站在一边,责备难为自己,继续助长施虐者对自己的恶行。
受虐者要想从精神创伤的影响中走出来,必须学会认清虐待行为的本质,必须认识到他们自己没有做错什么。
03 坚守底线,友好且坚定地拒绝
在职场中,许多员工被要求随时听候上司的“召唤”,破坏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成了一种常见的违规操作,许多受害者都害怕拒绝那些企图以不合理的要求剥削他们的人。
我建议他们面带微笑、坚定地拒绝这些人。
04 直面恶行,勇敢表达自己的态度
如果一味隐忍各种不当行为,这种行为就会持续下去。同时,遇到这种行为时,与其情绪激愤或开口讨伐,不如冷下脸来直视对方,以此表明你的态度。
如果你讲话时被打断,最常见的反应要么是停止讲话,要么是提高声音。但这两种方法都不是特别有效,更好的办法是坚定地举起一根手指,示意对方不要打断或等一下,或者就简单的一句话:“我马上就讲完了。”
非言语的手势通常比争吵更有效,尤其是对女性而言。
05 盛怒之下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许多人说他们愤怒时,往往会哑口无言、撕破脸皮、大声吼回去、试图为自己辩护,或者干脆逃离现场。
其实,更好的做法是冷静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拒绝与之纠缠。
我认识的一位高管曾经告诉我,一位特别令人生畏的董事会成员曾经高声侮辱了他,他并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唯唯诺诺,只是简单地问了对方一句:“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将你的指责以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比责骂对方更有效,至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将解释的责任推给了作恶者。
如果能够镇定地将聚光灯对准他人的恶行,我们就可以改变权力的失衡。
06 直视对方,绵里藏针
面对控制欲很强的角色时,人自然会表现得比较顺从。和这样的人展开权力竞赛、试图获胜是很可怕的,因为这种人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可以不择手段、无所顾忌。
要记住,恶霸通常表现得很有侵略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软弱。这就意味着,有时虚张声势是能带来好处的。
07 学会共情
共情并不等同于支持或原谅作恶者,而是在战略上表示尊重,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虽然奇怪,但有时候通过表示理解对方可能会阻止虐待行为的发生。
人质谈判专家认为,积极倾听是解除荷枪实弹、绝望之人武装的唯一方法。积极倾听是一种对话方式,需要承认对方的观点,提出开放式问题,表现出真正的兴趣,等等。这一原则也适用于我们在这里阐述的问题。
因此,专家们广泛采用的做法是对一些正在考虑或已经采取暴力行动的人表示出同情和理解,甚至是宽恕,以此来减轻犯罪分子的耻辱感。这种办法经常被奉为处理危机的有效方法,可以说服对方,避免行为升级和造成更多的伤害。
看到这里,如果以上7个方法都无法缓解和阻止“霸凌”发生,请你果断报警,正确维权和保护自己的利益。
以上内容整理自《权力》([美]德博拉·格林菲尔德 著,中信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版权归本书及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来源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