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的大街上,漫天飞舞着塑料袋。
塑料袋和大街之间,一个触景生情的人儿像黑色的闪电,在低调地罚站。

无论生活多么低,科技多么高,人总归是打基因里敬畏自然的。
就算是家徒四壁同时四路泰坦的宅男,在风雨的声波传进耳蜗那一刻也抵抗不了那种想要情景交融的冲动。

我表哥自幼习武。记得小时候他曾对我说,每逢大雨,他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在积水潭里练武的激情。
我问为什么。
他说就像雨中的泪水,一切都会在冲刷下消失。包括自己的懦弱,还有藏在关节里的懒惰。

雨教会我我所看到的世界是由黑白的客体与斑斓的主观交织而成的。
同样一件事情报以不同的心态,眼前的画面可能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大多数时候,但凡触犯到我们自身利益时我们都会感到愤怒。不过有时被侵犯的太激烈了反而会突感舒服。
被气笑了大概就是这样的原理,同时也就有了所谓的雨中作乐。

雨中作乐不是破罐破摔。
它是一种处事态度,是一种生活情趣。
就像塑料袋套头这种小设计。往往套子越大,里面的人越是开心。

有人说每到雨季,满街都是人类奇迹。
好像雨水里不但夹杂着pm2.5,还混了聪明药的成分。通过头皮渗入,可以轻松通过血脑屏障的隔阻。
船舶工程师。

野战宿营研究员。

不下雨街上全是普通人。
一下雨你会发现楼下那个连打弹珠都打不好都得发小原来都是材料学科项目带头人。

当然在雨中不仅是日常增生的愚昧被冲掉了,一同被带走的还有那做称作成熟的满身瘴气 。
或许由于注意转移,当连内裤都包满水的时候,人之为人最基本的尊严被剥夺,那么行为自然会变得非常孩子气。
就像本来只是一盘象棋,一旦遭遇大雨的加持,四五十年的老邻居亦会发狠的像赌上了房产证似的用力对弈。

本来还在斗嘴的小情侣被雨一淋,在强大外敌的入侵下二人立马原地破镜重圆相敬如宾。

还有人回想起了小时候在浴盆里泡澡妈妈给搓背时的温情。
所以他们就着柏油做的浴盆,在大地母亲的手心里把自己从头到脚洗得干干净净。

有人认为,完全纯净的水常温下是固体,是目前人类认知范畴中宇宙最坚固的东西。
也有人说柔情似水,也讲洪水猛兽。

想象一下如果化学原理不允许水再担当万能溶剂,下雨等于下钉子是怎么一副光景?
所以现在你知道了为什么电影想要凸显英勇气概常会选暴雨做天气背景。

雨可以是柔软的,也可以是尖锐的。它能让人幻想爱情,也能使人滋生勇气。

人类自刚下树起就把征服自然视为自我价值的最终目的地。

潮湿的空气与泛白的浪花让心脏长茧的猪肉佬也能瞬间找回童贞时代那种独有的刺激。

丘吉尔曾说过,在更大外敌面前,内部必然会趋于稳定。
在瓢泼的街头,你可以亲眼见证这萃取自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理论。

本安分走在各自命运线上的人们,在苍天的见证下集体斯巴达附身。
狭长的人民西路是他们的温泉关,勇士们举起盾阵,势必要把这从天而降的波斯箭雨全部顶出家门去。

夏日无常无尽的阵雨仿佛是盘旋在高加索断崖上的恶鹰。它不但叼走人的肝脏,更可怕的是不断的腐蚀你的善良。
所谓患难见真情,即便是小小一滴雨,也能成为丈量人性的天平。

话说挂在嘴边的“安全感”就是一个笑话。是赤贫男子最后的体面,也是卑劣的爪牙。
一个男人到底爱不爱你,两人撑伞时看他外侧肩膀的湿度就能判断出个大概。
如果他把伞全给你撑还给你配鸭,这样的男人就算是偷电瓶的也要嫁。

雨是温柔的,也是尖锐的。
是能感动人间的,亦是能消灭世界的。
每到雨季,街头除了缤纷的雨伞还有各式人类奇迹。
最重要的是突降大雨还能让塑料姐妹在光天化日之下原形毕露。

滚滚天雷是异鬼们心中的挥之不去的恐惧,是光明骑士心醉的福音。
所以每当和朋友上街我心底都会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